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,有过多少情景仿佛还在眼前。不知不觉,孩子就要长大;转眼之间,小辰辰就要上学了。
玛利亚·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
玛丽亚·蒙台梭利
第1章 前言
儿童在6岁之前对语言动作、细节、程序、书写、阅读等会表现出强烈的敏感,一旦儿童对某种事物具有敏感性,那就是他学习该事物的绝好时期;而一旦这种敏感性消失,儿童就难以再进一步学习相关内容。因此,抓住时机,进行教育,对奠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基础具有重要意义。
第2章 敏感期是发展孩子智力的最佳时期
幼虫对光非常敏感,光吸引着幼虫朝最亮的地方爬去,那里正是发芽的树梢。
在那里,它找到了可以作为她食物的嫩芽,从而使其最初的食欲得以满足。惊人的事实是:一旦幼虫长大到能吃较粗的食物时,它的敏感期就过去了,它对光不再敏感。这种本能消失贻尽。它不再被光线所吸引。这种敏感期的有效性至此终止,于是,幼虫就沿着其他的不同道路去寻找其他的生活手段。那并不是它变瞎了,而只是从此以后对光不再有兴趣了。
从这些幼虫成长的过程中,我们意识到儿童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。儿童内含着生机勃勃的冲动力,因此它就有可能产生惊人的举动。如果不能充分适应和发挥这些冲动力,那将意味着软弱和无活力。家长对儿童的这些不同状态没有直接的影响。但是,如果儿童不能根据他的敏感期的指令行事,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就丧失了,而且是永久性的。
儿童的敏感期同样是因其敏感性决定的,它就像从内部射出来的一束光,此敏感性,使儿童以一种极其强烈的程度接触外部世界。在此期间,他们轻松地学会每样事情: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,每一个成就都表明他们的力量在增强。而且,在此期间他们毫不疲倦,以一种专心致志的姿态出现。
第3章 儿童具有吸收力的心理
但仍有好多人像我一样地认为,最重要的时期不是大学阶段,而是3至6岁这个时期,即第一阶段,因为在这个时期里人的智力正处在形成过程中。不仅如此,他的心理能力也在急速增长。
成人的工作不是教,而是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帮助其心理的形成。
第4章 儿童的一个重要敏感期——秩序敏感期
儿童本性的有序性
一个很重要时期是儿童对秩序极端敏感的时期,是该时期始于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,并一直持续到第二年。
秩序引起儿童的脾气
秩序可以使儿童欢乐
第5章 儿童智力的不断发展
从出生伊始直到5岁,儿童处于一个吸收知识的敏感期,在这个时期里,他以真正惊人的方式从环境中吸收印象。从无到有,独自向前发展。
注意儿童进入细节敏感期
从出生后的第二年开始,儿童不再被一些漂亮的物体和鲜艳的色彩搞得欣喜若狂(这种欣喜若狂正是敏感期的特征),转而对我们不注意的小物体感兴趣了。
第7章 儿童学步
儿童的行走能力,并不是坐着空等就有了,而要通过不懈的练习才能获得。
要让儿童自己去走
儿童天生喜欢行走和到处跑动
第8章 儿童手的活动
跟人的智慧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肉体运动是,舌头的运动和手的运动,舌头用来说话,手可用来工作。
动手——敏感期的需要
第9章 儿童的活动富有节奏
有谁会想到,给儿童不需要的帮助就是对儿童的压制,而且这种压制将严重影响他以后的生活呢?
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压制
第10章 儿童的语言
儿童的语言不是成人教出来的,而是发展而来的。某个时期只会说一些简单的音节,而后可以开口说音节较为复杂的词,直到最后终于掌握整个句子和语法,这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普遍过程。
儿童需要学习语言的环境
如果儿童生活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里,他的词汇就会十分丰富。由此可见,环境是非常重要的。
第11章 运动使儿童健康
智力发展依赖于体力活动
体力活动对促进心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运动是意志实现的过程
儿童有一种天生的欲望,要自主地掌握和使用他的运动器官。
第12章 暗示对儿童的影响
对一个人来说,应该深思而后行。否则,他就失去自控力,而易受另一个人的意志所支配,或者成为外界影响的牺牲品。
暗示是改变儿童自我的因素
成人若想提供正确的指导,就必须始终平静地以一种舒缓平和的节奏行动,以便于儿童能清楚地看到他行为的所有细节。
安静和有分寸的活动,并伴随着认真的思考是正常儿童的标志。
第13章 儿童的爱
爱是儿童智慧的表现
我们说,爱是一个人健康和状态良好的确切标志。
晚上成人去睡觉,儿童就叫他,那是因为儿童爱他并不愿看到他离开。当我们去吃饭时,一个正在被喂奶的孩子也要加入其中,他倒不是为了吃,而只是要跟我们在一起,以便能看着我们。成人未能意识到儿童的这种深厚的爱。但是,我们应该记住,现在如此深爱我们的幼儿终有一天会长大和消失。到那时还有谁会像现在这个儿童那样地爱我们呢?
第14章 儿童的品格
儿童品格一般在6岁之前形成
儿童的品格和品质,都不是由我们的榜样或劝诫力量形成的,而仅仅是儿童自己在3岁至6岁间所进行的一系列长期而缓慢的活动的结果。
儿童到6岁时我们才能够对他进行道德教育,因为在6岁至12岁之间良知才起作用,儿童才能够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。
内驱力”来自于品格。
专心——儿童发展的第一要素
第15章 儿童的性格
儿童的自我努力形成儿童的性格。儿童的性格与其外部因素无关,它取决于儿童旺盛的创造力和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障碍。
0至6岁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,也是性格发展最重要的时期。
第二个时期,即6至12岁,儿童才开始具有是非正误意识
在第三个时期,即12至18岁,产生了热爱祖国的情感,它是一种归属某一民族群体并关心该群体荣辱的情感。
强型儿童的缺陷有任性、暴力倾向、不服从和进攻性
弱型儿童天生消极,他们的缺陷也是消极的。他们显得懒惰和无聊,整日无所事事,只希望不劳而获。
让孩子从事一种有趣的活动,并且,一旦他们开始从事某种智慧活动时,就不该给予他们不必要的帮助,或者打扰他们。
第16章 儿童的工作需要
儿童并不会象成人那样寻求获利或帮助。儿童渴望独立进行并完成工作,没有人能挑起儿童的担子,代替他长大。
儿童也不可能加快他的发展速度。
第18章 儿童应有的权利
让儿童拥有权利
第19章 对幼教的思考
发现和解放儿童是新教育的基本目的。首先,他必须发现儿童的存在;其次是,当他日趋成熟时,给他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。而要帮助一个儿童,我们就必须给他提供一个使他能自由发展的环境。
第20章 对教育方法的思考
观察儿童并发现秘密
在观察儿童的过程中,有许多发现。
其一:重复练习
其二:自由选择
其三:对奖惩无动于衷
其四:肃静练习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纪律
其五:儿童也有尊严感
其六:儿童需要秩序和纪律
其七:书写和阅读对儿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
其八:儿童拥有自由就是拥有健康
第21章 引导娇生惯养的儿童
“一旦儿童发现了某种能使他们感兴趣的东西,那种不稳定性就消失了。他们学会了聚精会神。
第22章 使儿童想象力得以发挥
玩积木和听童话是3--6岁儿童的两种主要需要。前者可以在儿童的心灵和周围的环境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,从而使他能够认识它,驾驭它,并得到长足的发展;而后者则表明,儿童的想象力极其丰富。
第23章 儿童注意力的培养
教师的整个艺术,实际上就在于抓住儿童的注意力,使之对教学产生期待,并保证当他们“敲门”时儿童能够配合。
教学的艺术在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,从简单到复杂。
同样地儿童的精神也应找到一个温暖的巢,在那里,精神的营养能够得到保证因此,可以得出一个结论,即向儿童提供与其精神形成倾向一致的物体是很有必要的。这种举动的目的在于获取一种结果,而这种结果正是教育的目的之所在:以最小的代价充分地发掘人的潜能。
第25章 儿童的智力的培养
帮助智力的发展,就是帮助把意识的意象有条不紊地分门别类。
第26章 儿童心理歧变该怪谁
沮丧的最大根源是没有自信心
儿童很可能害怕过马路,或者害怕床底下有猫,或者害怕看到鸡。这在依赖成人的儿童身上特别容易看到。那是因为,成人之前利用儿童的无知,用恐怖的形象恐吓他,以换得他的顺从。事实上,这是成人用来对付儿童的最坏的一种手段,因为它利用随处可见的可怕形象,加剧了儿童对黑暗的恐惧。
第29章 教师的准备工作
对那些不守秩序的小孩,对那些变化无常的幼小心灵,对那些我们希望使之专心于工作的幼儿,我们该 怎样做才能使之正常呢?我有时使用一个容易被误解的词,即教师必须有魅力,必须吸引儿童。
第30章 怎样看待儿童的错误
不通过奖惩或纠错来干涉儿童
儿童纠正犯错训的唯一方法是提高熟练程度。